汝城司法局:抓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10-10 11:33:43 人气:316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近日,汝城县司法局组织该县6家律师事务所20余名法律顾问律师开展“法治体检暨法律服务下基层”专项活动,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法治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主线深入乡村提供法律服务。
据悉,自2021年来,该县组织法律顾问律师提供法律咨询180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238余次、开展矛盾纠纷调处1300余次、提出法律建议100余次、开展座谈培训80余次。打通了法律服务于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企重大事项的“参谋员”。在该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法律顾问谭雅琼律师每月都会到村为该村村务管理、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治理等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官亨村支部书记胡炳灯说:“遇到疑难问题谭律师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她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智囊”。除了村里的小情大事,谭律师同样关心的还有该村乡村振兴车间的发展。今年,企业与广东某公司因合同发生纠纷,谭律师了解情况后,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意见等方式为该企业挽回损失6万余元。该企业负责人朱某某说“我们企业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找法律顾问,她是我们解决疑难问题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该县乡村法律顾问实现了全覆盖,为乡村法治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出谋划策、精准解答,他们是最专业的“参谋员”。
政策法规宣传的“勤务兵”。建立法律顾问服务群226个,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全天候“沐浴”法律温暖。每年通过“送法下乡”开展法律进校园、进村(社区)、进墟市活动300余场。通过法治讲座、以案释法、发放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集合“线上+线下”双重方式在青少年、妇女权益保护、守护青山绿水、山林土地纠纷等方面重点普法,精准施策。促进了广大群众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解决问题,重大疑难纠纷的发生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依法办事成为一股蔚然新风。梳理政策法规、传递知识,他们是最走心得“宣传员”。
疑难纠纷化解的“调解员”。通过法律顾问协议,明确法律顾问参与疑难矛盾纠纷调处的职责。通过从专业角度出发,坚持用法、用理、用情、用实事的“四用”原则处理问题。突破“土办法”“野路子”处理矛盾纠纷不彻底的难题。近日,某村徐某和张某因从同一水源接水产生纠纷,久调未果。接案后法律顾问李律师会同乡村及司法所干部开展调解工作。李律师等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后了解到此水源是徐某开凿,后张某私自到此处接水,未向其言明,由此产生纠纷。同时,还了解到此处水源为该组冬季枯水期组民主要水源之一,还有几户居民要接水。调解开始后,李律师通过释明法律关系、明晰法律事实、兼顾情理道理的方式协调全组人员共同在水源地兴修储水池,并带头捐资1000元。在李律师的“四用”方法调解下,矛盾纠纷迎刃而解。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其他法律顾问也在以同样的方式,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排忧解难。释法明理、为民排忧,他们是最给力的“调解员”。
群众法援维权的“贴心人”。“一份责任、一份爱心、依法维权、以人为本”这是汝城县法律援助律师的行动准则。
在该县法律援助中心,悬挂着一面写有“法律援助利剑维权、为民解忧贴心服务”的锦旗,这是受援人胡某某为表感激专程送来的。去年5月困难群众胡某某与刘某某因退还彩礼产生纠纷,胡某彩礼钱本是东借西拼筹到,又值父亲重病。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下,该村法律顾问何律师担任该案的法律援助律师。在何律师的帮助下胡某某很快拿到了退还的19万彩礼金,解了燃眉之急。这是该县法律援助律师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积极组织法律援助律师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通过“8412348”热线解答法律咨询1200余件,为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做困难群众的守护者,心系群众、依法维权,他们是最靠谱的贴心人。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该县将继续发挥法律顾问律师的“骨干”作用,以法律服务为抓手,通过律师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法律宣传等措施,推动该县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