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己刮骨疗毒方能不负人民
发布时间:2023-03-16 21:15:25 人气:40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汝福 | 作者:王懋
王懋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2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数据显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对纪检监察干部立案2200余件,处分2300余人,移送司法机关110人。这一数据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刀刃向己、刮骨疗毒,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再次给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敲响了警钟。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刀刃向己查摆问题、坚决果断清理门户。中央纪委四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纪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吉林省纪委原副书记邱大明、辽宁省纪委原副书记杨锡怀等一批违纪违法的害群之马受到严肃查处。他们当中,有的理想信念根基不牢,进入“纪律部队”的动机不纯,投机心理、镀金心理、猎奇心理较重,从而逐渐沦为被围猎的对象;有的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对监督对象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公权私用、勾兑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常年战斗在正风肃纪反腐第一线,手握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权力。这支队伍一旦出现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和信用的损害要比普通党员大得多。因此,纪检监察干部在用纪律的尺子量别人之前,要先量一量自己,看看自己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干事本领是否过硬、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是否牢固,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但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情况来看,纪检监察干部并不具备天生的免疫力,要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
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舟行千里定于锚,浪掀万丈稳于心。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纪检监察干部唯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才能正确分析判断反腐倡廉形势,涵养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顶得住歪理、作风上耐得住艰苦、生活上扛得住诱惑、行为上管得住小节。
提升干事之能,增强必胜之心。“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有磨杵作针的毅力和气魄,在学习领会上级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办案工作上下功夫,在纠治顽瘴积弊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持续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推动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足、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健全内控机制,完善管理机制。通过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决不允许“任性”使用。要加强自我监督,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监管、时常提醒、经常纠偏,让监督的探头既照别人、更照自己,解决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重大课题。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思想理念,明确认识、端正态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
坚持刀刃向己,敢于刮骨疗毒。纪检监察机关坚决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遮丑,以壮士断腕、自剜腐肉的态度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动真碰硬、严查快处。对纪检监察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的,对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对打听泄露案情、说情打招呼、插手干预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保持严查“灯下黑”的高压态势,强化清理门户的震慑威力。
初心如磐终不改,奋楫笃行向未来。纪检监察干部要做遵纪守法的标杆,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把党的光荣传统弘扬好、红色血脉赓续好,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作者系慈利县东岳观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