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庭“小太阳”支教队暑期支教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3-08-07 11:51:30 人气:26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芝华 | 作者:周萌 游涛
湖南法治报讯(见习记者周萌 通讯员游涛)7月30日上午,随着汇报演出的结束,2023年常德市西洞庭“小太阳”支教队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三角岩村以及怀化市溆浦县桥江镇灶坪村为期9天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悉,这已是该支教队连续第六年利用暑期前往大山深处进行义务支教。
图为支教合影
传承
“张老师,谢谢你教会我们吹葫芦丝,等我长大后,一定会把葫芦丝教给其他的小朋友。”7月30日上午,永顺县高坪乡三角岩村暑期学习汇报演出结束,七年级学生向盛荣害羞地将自己前夜在家赶制的书签塞到了支教老师张梦手中。
张梦是西洞庭管理区望洲完小教师,同时也是西洞庭“小太阳”支教队的一员。去年6月底,她在朋友圈看到了支教队发出的招募令,因为擅长吹长笛、葫芦丝等乐器,便主动报了名。向盛荣是她在永顺县高坪乡三角岩村支教时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最优秀的一个。
去年,在兴趣班学生完全零基础的情况下,她仅用7个下午便教会孩子们用葫芦丝吹出了经典曲目“荷塘月色”,今年更是吹出了悦耳动听的“星月神话”,得到当地群众满堂喝彩。“小太阳”支教队创建人、西洞庭管理区纪委监工委工作人员陈虹表示:“一次支教亦是一次锻炼与成长。支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而且可以展现出常德教师风采,为山区教育事业尽上绵薄之力。”
图为张梦老师正在上高年级班的葫芦丝课
成长
悉心培育,静待花开。令支教老师们倍感欣慰的是,这些留守儿童逐步变得开朗大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陈虹说,在三角岩村支教的这两年,她印象比较深的孩子中,有一个是低年级班的鲁检同学。
去年刚支教时,因为不太清楚这孩子的家庭情况,总觉得他特淘气,每天都会变法儿给老师们制造“小麻烦”,因此没少给他上思想政治课。在一次家访时,我们知道了这孩子原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是因为缺爱才导致他特别渴望被关注的。今年,支教队再来到三角岩村上课,一见面,鲁检同学就认出了我以及去年一起来支教过的张老师和李老师。
为了激发孩子的主动性,陈虹特意选鲁检当了支教低年级班的美术课代表,还积极向其他老师推介了他,这方法挺不错,今年上课,鲁检回答问题很积极,做事也特别认真,“感觉这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重要的是,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然后因材施教。”陈虹深有感触地说。
图为溆浦县灶坪村支教点体育教师陈伟球正在教授篮球兴趣班学生
坚持
基础设施薄弱,这是两个支教点的相似之处。支教期间,三角岩村的主路正巧在进行提质改造,上下山极不方便不说,还经常停水停电。考虑到支教队伍中大多是女教师,于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协调,调上来了一辆洒水车,老师们除饮用水之外,其余生活用水就都来自这辆洒水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每天排队取水、排队烧水,结伴而行走上一里多路去老村部食堂吃饭,老师们都没有丝毫怨言。灶坪村教学点的宿舍没有空调,洗澡也不方便,大家都想方设法克服。
图为永顺县三角岩村支教点的老师们日常排队接水场景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支教老师们纷纷表示,他们将继续把支教的接力棒传递下去,为山区教育均衡发展、为留守儿童带去欢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