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中暑”?津市监狱这剂夏日“凉方”安排上
发布时间:2023-08-21 14:01:24 人气:30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萌 | 作者:喻建兵 张嘉洋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喻建兵 张嘉洋)
近来,各地持续高温,闷热难耐的天气让不少人都感觉自己“长脾气”了,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和身边人发生争执。在人员高度集中的高墙之内,部分罪犯的情绪更是随着气温变化而不稳定,心态易爆炸、遇事易激动,针对这一现象,为进一步维护监管安全稳定,津市监狱“开出了”一剂特制的“夏日心理防暑”良方。
津市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以“我的心情我做主”为主题,分批次组织罪犯开展了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引导罪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更好地觉察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管理情绪,逐步提高情绪的调控能力。让我们看看,这剂“凉方”是如何配置而成的?
“什么是情绪?”
此次团体心理辅导分为三个阶段,活动一开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政威便抛出这个问题。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政威授课
“遇到好事觉得开心,逆境之中感到难过”“有喜悦、幸福、悲伤、困惑等”“伤心会流泪,开心会大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热烈讨论。
“情绪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的体验,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两大类。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且情绪之间可以转化,消极情绪也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赵政威给出答案。随后,组织罪犯通过观看各类图片,记录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帮助罪犯正确认识情绪。
“积极情绪的唤起”
在这个环节,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警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刘艳波借助了一个经典的心理游戏“镜子活动”,将罪犯分为两人一组,相对而坐,一人做出各种愉快的表情,另一人作为镜子模仿他的各种表情,随后互换角色。
积极回答问题
“看到对面人的表情,你有什么感受?”“在努力做出愉快表情时,你的情绪有变化吗?”“你认为情绪可以传染吗?”游戏结束后,大家围绕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开展了讨论分享。罪犯王某在分享时说:“整个模仿过程,不仅是面部表情的变化,我的心情也明显随之愉悦起来,以后可以用这种方式调节情绪。”通过该活动,不断引导罪犯领悟积极情绪调动的原理,并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假装有某种心情,模仿着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正获得这种心情。因此,每天早上起床后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今天会有个好心情”,往往会收获一天的好心情。即使没有镜子,也可利用“镜子技术”,自己露出笑脸,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气,再哼哼歌,记住自己快乐的表情。
“消极情绪的管理”
这个环节可谓是最重要的一味“药材”。三监区心理矫治专职警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侯孟嘉让参与活动的罪犯回忆最近发生的最令自己愤怒的事情,用纸笔描述当时愤怒的表情动作、生理感觉、内心感受、行为反应,以及愤怒过后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让罪犯认识消极情绪产生的整个过程。
现场互动
“我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会摔东西、骂人打人”“我一激动会感觉头皮发紧,甚至不自觉流泪”……在完成记录后,侯孟嘉通过测评、互动问答、沙盘演练等形式,就消极情绪的处理方式,向大家娓娓道来。
握拳数数、运动发泄、默念冥想……他结合高温季节对身体和情绪的影响,用科学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知识普及,针对会产生的各类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增大、心理疲惫等,讲授了调适、预防的方法,引导罪犯合理疏解和控制不良情绪,学会适度宣泄,激发自我调节潜能,增强抗压和自我调节能力。情绪的管理有多种方式,适度宣泄,包括自然的排解、有效的转移与疏导、情绪的升华三个层次,但绝不能以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表达情绪。
沉浸式的放松、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疗愈的音乐、心理师耐心的指导,让高温天气下的罪犯心灵得到休憩,一些性格压抑、不善于表达的罪犯也慢慢敞开心扉,心中的不良情绪和改造压力逐步释放……罪犯在监狱服刑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本次活动,是津市监狱罪犯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津市监狱扎实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多主题团体心理辅导、罪犯心理健康普查等,充分发挥心理矫治攻心治本作用,努力促进罪犯的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养成,为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造正能量积蓄从“心”出发。津市监狱将不断探索新模式,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丰富心理矫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筑牢监管安全心理防线,营造健康向上的改造环境,助力监狱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审:周芝华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