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普法廉政官网!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当前位置:首页>>地域信息>>益阳市

益阳中院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3-11-11 10:56:34 人气:25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杨绍银 | 作者:姚黄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姚黄)10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召开全国调解工作会议,益阳中院作为全国法院系统十五家单位之一,进行了经验交流。

近年来,益阳中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大部署,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形成“分层递进、多级过滤、稳妥有序、合作共赢”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让我们来看看益阳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的生动实践。

党建+制度,促推调解工作规范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指导两级法院党建工作与指导和支持调解等工作同部署、共推进,设立“党员先锋岗”11个,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为载体,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二是理念促调。推动司法审判与人民调解紧密衔接互动,引导调解员树牢“办案就是办人生”理念,全面推行“三关五问”工作法,助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三是制度先行。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与司法局等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完善非诉解纷机制,将民商事、行政案件“万人成讼率”、“无讼村居(社区)”创建纳入平安益阳建设考核体系。四是精细管理。注重调解员培训、管理与考核并重,实现347名特邀调解员“持证上岗”,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

2023年7月26日,南县法院九都山法庭前往南洲镇南山村村委会开展法治宣传。

线上+线下,凝聚诉源治理合力

一是联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依托益阳市社会治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智能化平台,设计嵌入“诉源治理”模块,与省司法调解平台、市城乡末端感知系统“网小格”互联互通,综合评价划定蓝黄橙红四色分级,发出实时预警5次,由相关单位与“结对”人民法庭共同拟定改进措施,促进法庭与调解组织良性互动。二是联动搭建诉调对接平台。依托“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先后与市委台办、市发改委、市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总工会、银保监会等部门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关系,全力打造诉源共治、平台共建、纠纷共解的“法院+”诉调对接模式。三是联动“互联网+”智慧解纷。邀请97个调解组织、347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线上调解,打造“网上流转+视频调解+在线确认”的“一网调解”模式,益阳法院开展在线调解6392起,音视频调解纠纷占比43.1%。四是联动打造特色品牌。指导形成一批基层调解的特色工作室,如全国人大代表肖又香工作室、赫山区五老调解工作室、益阳高新区“金牌和事佬”张松鹤调解工作室等。

2023年4月23日,沅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肖东光一行赴武汉海事法院会商海事纠纷诉源治理工作。

2023年8月,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法院法官在清塘铺镇沙坪村村委开展线上调解。

行业+专业,搭建专项衔接平台

一是突出行业自律。立足本地纠纷特点和收案构成,就金融、物业管理、道理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易发领域,与省证监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和部门分别就各单位的行业调解工作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二是突出专业服务。利用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凝聚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力量,形成专业性调解合力。如赫山区“法检司调”共入村,成功调解一起涉及村民40余人拖欠多年的土地流转款纠纷。三是突出群众自治。与市司法局建立长效对接机制,联合从人民群众中选拔、聘用优秀人民调解员5062名,扎根社区村落,搭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服务平台,对接34个人民法庭联合开展各类法律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基层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2023年6月2日,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法院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益阳市分行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

2023年2月10日,桃江法院行政庭为益阳市赫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与应诉活动进行授课。

多元+共治,丰富解纷工作方式

一是多元调解+速裁模式。明确立案庭案件分流中心、简案快审中心的职能,由立案庭负责案件甄别实行案件的繁简难易分流,对简单案件纳入前端速裁程序,通过“多元调解+速裁”模式快速化解纠纷。2023年,益阳法院速裁结案8855件、诉前调解13355件,诉前调解率同比上升26.7%。二是多元调解+谁执法谁普法。引导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与普法、司法调解与普法相结合,实现“以调解促普法、以普法化纠纷”目的。开展巡回审判147次,现场传授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达到“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三是“诉源+执源”共治。引导树立“一个纠纷一次解决”理念,落实“治已病、防未病”,针对纠纷占比较大的金融、住建等领域,形成调研报告7份、制作类案调解指引4份、发出司法建议14份,促进纠纷源头治理 。

资阳法院法官巡回法庭释法

能动+诉源,提升解纷工作实效

一是诉调并行。针对案件审理中适宜委托调解的,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委托或自主选择专业组织、行业专家等法院“外部智囊团”调解或由法官组织合力调解。益阳法院共委托调解民事案件1475件,调解成功1111件,占收案数的8.57%;诉中调撤案件9005件,占比45.6%。二是以案促调。针对类型化纠纷,充分发挥“首案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件先行调判,形成示范判决书、调解书。如益阳赫山区法院通过1件案件的裁判,带动127起涉物业纠纷的诉前化解并全部参照履行到位;资阳区法院通过2件案件的裁判,促进29起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诉侵害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件诉前化解。三是司法确认全覆盖。通过司法确认将人民调解和司法审判紧密结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2023年以来,益阳法院共办理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案件2569件,同比上升120.5%。针对司法确认中发现的调解协议不合法、不规范等情形及时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反馈沟通,并开展技能培训6次。四是推进有信必复、调后答疑。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加强调解案件调后答疑,对信访、调解中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第一时间化解处置,及时做到矛盾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2023年以来,落实调后答疑86起、办理群众来信421件,摸排、预警、化解各类信访风险19起,全市涉诉进京赴省访总量同比下降13%。

2022年9月29日,大通湖区委政法委与大通湖法院联合举办全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