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县苏家坡村——红色畲乡蹚出绿色新路
发布时间:2023-11-28 10:07:38 人气:54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绵延起伏的闽西山区,有一个风景秀丽、声名远播的小村庄——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作为古田镇唯一的畲族行政村,这里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中共早期党校闽粤赣三省干部训练班旧址“鸿玉堂”和当年毛主席休养工作的圳背岩都坐落于此。
初冬时节,漫步苏家坡村,整洁的村道、优美的环境,村民脸上挂满笑容……很难想象,这里一度黑烟弥漫,“苏家坡穷山窝,地瘦人穷石头多;三餐稀粥地瓜饭,出门三步就爬坡”的歌谣曾经是苏家坡的真实写照。
细数近些年来苏家坡村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村党组织以红色资源打底,完善工作方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苏家坡村,党组织坚强有力、富民产业兴旺、党群关系和谐,一幅红色畲乡的振兴画卷正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115工作法”聚民心
“我们村这几年启动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两委’把相关信息都张贴在村里的公告栏上,只要符合条件的村民都可以报名参与、公平抽签,村里党员干部也会自觉回避。”提起村里的党员干部,苏家坡村村民雷济元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今年,他获得了15亩油菜花种植项目的承包权。“抽签承包项目,不用靠关系,大家都心服口服。”
有利自觉回避,有责主动担当,这是苏家坡村党员用实际行动给村民做出的承诺。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苏家坡村总结推行项目建设“115工作法”(建1个项目成1个项目,村里党员带头实行回避、招标、带头、监督、验收5项制度),助推党员干部谋事有公心、做事讲公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贵兴介绍,在西气东输工程征地中,党员带头签订征地协议,最终只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全部完成征地任务。在特色村寨道路建设实施过程中,党员雷先春无偿让出自家一块110平方米的菜地,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为提高党员能力素质,苏家坡实施“头雁领航”行动,借村“两委”换届契机,将有公心、能力强、学历高的80后、90后充实进村“两委”班子,不断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健全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年底根据村干部日常出勤、平时工作、群众评议及工作实绩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划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补贴相挂钩,作为选拔任用、评先树优、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同时,加强村班子后备力量培养,注重拓宽源头储备,每年对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成熟情况进行1次系统分析。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在外经商务工优秀人才库和入党积极分子名单的“两库一名单”,安排老党员一对一进行联系,实时跟踪培养。
“红绿”融合助共富
每逢假日,上杭古田贵妃农庄里就会迎来众多游客。观赏贵妃鸡、体验捡鸡蛋、鸡蛋彩绘……农庄以丰富多样的方式为游客带来集观赏、游玩、美食品鉴等一站式体验。“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活动丰富,是‘遛娃’的好地方!”每逢周末,都有不少游客来到农庄度假。然而几年前,村里的村民还因黑烟弥漫苦不堪言。
20多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苏家坡村办起了大量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形成了“十里长沟百家厂”景象。村里的老人雷先春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工业是办起来了,但是空气污染很严重,山都是黑的。我们房前屋后的青菜,灰尘粘在上面,都不能吃。”
2013年,苏家坡村党支部决定根据地理环境特点,从资源利用型向生态技术型产业转变。在党支部的带头下,村“两委”做通党员工作,不光关停了各自的“小水泥”,还动员党员带头转型,大力发展贵妃鸡、棘胸蛙养殖等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运输业。
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长足发展,2021年,苏家坡村党支部积极把握步云撤乡并入古田镇迎来的新发展机遇,以红色资源为基础,整合绿色生态、美丽乡村、观光体验等资源,探索“红色旅游+强村富民”“党支部+公司”发展路径,构筑多元化的旅游体系,推动“红绿”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古田干部学院苏家坡校外实践点”建设,加快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推行“党支部+公司”模式,将苏家坡村纳入梅花山景区管理,每年固定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租金收入。
如今的苏家坡,“村在景区中,景点在村中”资源优势变成了“金饭碗”,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实现了协同并进、协调发展。
村容村貌“靓”起来
“高峰期村里有几千头猪,粪便直排导致污水横流,黑臭水体引来苍蝇满天飞。”提起过去村里的情况,苏家坡村村民不禁摇头苦笑。
“猪包村”现象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一场猪圈整治行动刻不容缓。然而,村民多年的习惯并非能在一夕之间改变。“别人都不拆为什么要我拆?”“党员拆我就拆。”没人带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雷焕龙率先站出来,将自家猪圈进行了拆除,并将拆除后的土地无偿捐献出来用于拓宽村道。紧接着,村“两委”成员和其他18名党员也采取行动,纷纷拆除自己家猪圈,一时间“我是党员我先拆”“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理念在苏家坡村蔚然成风。
随后,在坡屋面改造及裸房整治、拆除村内“空心房”、闲置厂房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苏家坡村党员也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干,村民不是背着手看,而是跟着干。镇党委推行“零补偿”农房整治机制、“宅基地”整治拆除地票制、治理有效常态化工作机制等创新做法,在苏家坡村试点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苏家坡村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干净村、美丽村、示范村,列入全县最美村落,列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新时代的美丽乡村,不仅是环境美,更重要的是和谐美。为让全体村民更加齐心参与和支持配合村里各项工作,苏家坡村“两委”成员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分类梳理,制定村级清单,将清单纳入村“两委”服务范畴,落实好广大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将村民的日常行为转化为积分制量化指标,做到户户有账本,善举变积分,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治理、互看互比的热情,让村民充分感受到“善治者善报、有德者有得”。
网站编辑:白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