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诉源治理新“枫”景
发布时间:2024-05-07 08:25:59 人气:179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左爽 | 作者:王丽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王丽)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伴随着明媚春景, 近日,道县人民法院党组一行多次来到清溪法庭调研指导诉源治理、枫桥式人民法院创建工作,为这个美丽的季节增添一道别样的风景。
健全机制 推进诉源治理
清溪法庭驻道县白马渡镇,管辖并负责白芒铺、白马渡、柑子园三个乡镇民商事案件的处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增多。4月份上旬,清溪法庭干警奔赴辖区各个乡村,就群众常见的纠纷类型以及解决途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司法需求调研活动。
4月份中旬,道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唐广益来到清溪法庭,调研指导“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并对法庭干警的辛勤工作表示慰问。白马渡党委书记文云、镇长陈华、人大主席何洋、司法所所长陈兢斌、派出所所长杨智超参加了本次调研座谈会。
唐广益在会议上强调,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要加强“四所一庭一部门”联动司法,推动矛盾消弭在萌芽,构建基层诉源治理大格局。要打通法官与调解员的行业壁垒,运用法官授课、案例讨论、庭审观摩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基层调解能力。清溪法庭庭长叶红对法庭近三年受理的关于乡村邻里类、家事类、合同类纠纷案件进行详细介绍,并与参会人员共同分析了辖区多发性矛盾纠纷类型,提出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存在的困难及出路。
以人为本 司法为民更便民
“创建枫桥法庭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对争议案件开展诉前调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冯湘清如是说道。
4月份下旬,道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冯湘清带队来到清溪法庭,协调法庭人员将一批案件移交至白马渡镇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主动与镇政府、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将司法为民、便民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减轻当事人诉累。
冯湘清指出,要大力整合基层司法资源,夯实基础设施,结合本土民俗,在法庭办公大楼公共区域图文并茂打造“家事文化墙”“法庭记忆走廊”“法庭生活文化长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法治文化;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重要作用,搞好案件源头化解、诉前调解、特色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机结合,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强融合,精治理,诉源治理工作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道县人民法院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做好“诉前”工作,持续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新渠道,通过白马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平台,积极打造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新格局。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