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四解”聚合力 老区喜现新“枫”景 ——看益阳市赫山区赫山街道“逢二敲门”的草根智慧
发布时间:2024-05-09 16:23:53 人气:191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杨绍银 | 作者:卢 静 欧阳虹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卢 静 欧阳虹)全年无一例一氧化碳中毒和小火亡人事件,电信诈骗发案率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现行发案率由全市高发的乡镇街道之一转变为全市发案率降低幅度最大的乡镇街道……一个常住人口12万人,一度治安管控压力大、信访维稳压力大、电诈案件居高不下的城区街道,是如何“逆袭”成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先进街道、全市信访工作示范街道?答案就在他们的“逢二敲门”行动中。
近年来,益阳市赫山区赫山街道坚持“进社区、楼栋、特殊家庭、门店,解急难愁盼、焦点问题、工作难题、矛盾纠纷”的“四进四解”模式,在“逢二敲门”行动中突出依靠群众,做实参与机制,推动多元共治,切实解决群众困难问题。连日来,笔者深入赫山街道,深度了解赫山街道在探索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草根智慧。
“下沉智慧”排忧解难 多方联动维护安全稳定
“显要位置要张贴‘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语,请带我们去看看消防安全设施。”4月16日,赫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平安联合辖区民警走进沿街的宾馆、酒店、KTV等门店,摸排走访,排忧解难。
“办了低保么?现在每个月医药费多少?”在茂林社区,街道政法委员柳宇带着社区干部,走进独居老人等特殊家庭家里,和群众促膝长谈。
每周二,是赫山街道集中开展“敲门行动”的一天。按照“四进四解”模式,街道主要领导牵头挂帅,班子成员包片,街道、社区200余名干部全部下沉,以创新社会治理为主线,结合创文创卫、利剑护蕾等中心工作,所有干部重心下移、亮明身份、认领任务、为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专题安排部署,聚焦辖区集中突出的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张平安说。街道全面统筹“敲门”,主动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实现走访关爱全覆盖、政策宣讲全覆盖、安全排查全覆盖、纠纷化解全覆盖,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自2022年开展“逢二敲门”行动以来,赫山街道解决群众急难问题500余个,敲门真正“敲”进居民的“心坎”里。
“社区智慧”激活效能 未雨绸缪做好源头治理
“富民巷路口有一堆装修垃圾,请前去处理。”在茂林社区,街道、社区干部通过智慧大屏幕,发现一处影响市容市貌的垃圾,第一时间通知网格员上前处理。
茂林社区是街道最大的社区,常驻人口1.2万人,门店上千家,管理难度大。敲门行动中,街道社区干部发现因居民流动性大,平时和群众很难碰上面。于是,在社区探索智慧化管理,将常驻人口录入智慧云平台,为孤寡、病残、独居老人发放可自带行动轨迹的智能芯卡,在小区、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对背街小巷等路段进行监控。
“四进四解”将“敲门行动”任务具体化、目标化,大大助推了社区因地制宜摸索治理智慧。有的白天“敲”城中村,晚上敲居民小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四类儿童等“敲”问平安;有的在电诈发案小区“敲”叮嘱,宾馆、酒店、KTV等“敲”政策;有的将“敲门入户”与凉亭会、屋场会等相结合,变“小宣讲”为“大讲堂”,未雨绸缪做好源头治理,牢牢守住辖区安全。
在银东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标准的“益阳农商银行”镶嵌在大厅里,工作人员和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交流。“居民都说这家银行办得好。”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一舟说。
银东社区是纯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情况多数比较特殊。敲门行动中,居民吐槽称,银行距离太远,行动不便的人取钱、老人领取退休金都很不方便。
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街道社区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上门勘测,引进了农商银行。银行入驻后,不但方便了居民办理业务,而且经常在社区开展专业的银行政策特别是反电诈宣传,进一步守住了群众钱袋子。
“群众智慧”遍地开花 打通基层治理“新脉络”
喝杯茶歇一歇,有啥事说一说,静下心想一想,敞开来议一议,加速度办一办。这种状态,在赫山街道各社区随处可见。
在敲门行动中,按照“四进四解”的具体要求,各社区以“党群活动室”“居民议事亭”等为载体,征集民意、联动办理、落实反馈机制,让群众参与小区自治,从“站着看”“跟着干”到“自己管”,释放群众自治活力。
慧民小区50多岁的退伍军人汤学军,在敲门行动中看到了街道、社区干部为民情怀,主动申请加入小区“老兵文明劝导队”,每周二自发巡逻。有位老人行动不便,汤学军巡逻到其楼下时闻到一股液化气漏气的味道,果断踹门进去将老人背出房间,及时化解了一起安全隐患。
朝阳路社区金通信用社家属区居民杜国辉每周二上门为老人讲解群众满意度调查、反电诈等知识。他说:“我在这住了快30年了,跟每家每户的关系都很融洽,能为社区做些事情很开心。”
“‘逢二敲门’行动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辖区的‘安全指数’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张平安说。通过敲门行动涌现出了望窗行动、栋栋响、社区云等多个凝聚群众智慧的创新举措,“逢二敲门”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吸纳了辖区单位、社会团体、“三长”“老班长”、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自2022年以来,已有21000余人次参与行动,真正构建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