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器搬家记 长沙望城区法院执源治理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4-07-19 11:05:51 人气:37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谭好 | 作者:
湖南法治报讯(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陈洁)走进长沙窑博物馆,很多身着精美汉服的游客在千年瓷器前驻足,细细品赏,仿若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近年来,陶瓷+文旅的组合火出了圈,不少瓷器收藏家和文旅公司合作开办了陶瓷博物馆。但合作结束后,这些珍贵瓷器的搬运却成了一大难题。日前,望城区法院就遇到了这样一起案件。
林某是全国知名的铜官窑藏品民间收藏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一家文旅公司找到林某,希望通过合作将这些文化瑰宝展现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林某欣然接受了合作邀请。
2016年,某文旅公司与林某签订《陶瓷博物馆合作协议书》。协议约定双方合作期限为5年,到期未续约即自行终止。合作期限届满,双方就续约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文旅公司向林某送达《关于陶瓷博物馆合作协议书到期终止的通知函》,要求林某撤离展品退还押金。林某则认为应由文旅公司负责藏品的返还,双方就此陷入僵局。
望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林某提供的陶瓷展品分布在博物馆墙体、密封地柜、密封观赏立柜和展示柜中展示,藏品系分散分布且数量较大。林某作为藏品的所有人,清楚藏品数量及各藏品的特点,由林某将藏品撤离更为妥当。文旅公司作为博物馆的所有者及相关展示设备的所有者,负有配合协助义务。判决限期林某退还某文旅公司押金,同时限期林某将案涉藏品撤离,某文旅公司予以配合协助。
然而,林某却一直没有将瓷器搬走。文旅公司表示,后续将与其他博物馆签订合作,若长沙窑内原有瓷器不尽快搬出展馆,将影响后续经营。
如何确保数量庞大且易碎的瓷器藏品安全无损地转移?
“案涉瓷器均为唐代文物,既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也有较大的文物价值,必须好好调解,化解纠纷。”为避免衍生矛盾,实现文物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双赢,铜官法庭庭长魏林决定多花点功夫开展执源治理。
电话、微信、当面调解,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中,魏林从法理、情理多角度协调疏导,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终,林某同意自行搬离藏品,文旅公司同意积极配合。
“要引导督促案结事了,而不是结案了事,让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搬迁过程中,魏林多次赶赴现场,指导、督促搬迁,密切关注藏品的安全状况,组织双方成立了藏品搬迁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搬迁有序进行。
近日,长沙窑博物馆8743件瓷器藏品终于顺利拆卸、搬运完毕。该案的成功执行也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近年来,铜官法庭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将诉前调解、诉中审判与判后执行相结合,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下一步,铜官法庭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积极探索解纷新路径,厚植营商环境法治土壤,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奋力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司法服务。
一审:谭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