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普法廉政官网!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当前位置:首页>>地域信息>>岳阳市

汛情下的检察担当

发布时间:2024-07-24 11:04:47 人气:16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马志军 | 作者: 陈泓锦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陈泓锦 )

南方连日暴雨,河湖水位猛涨……眼下,多地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7月12日,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水利部也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平江县域水位破70年记录,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岳阳检察机关听“令”而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留下了一个个坚韧的身影,书写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群众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是我的职责。”

“晓得这视频里面是哪个啵?”7月初,平江县遭遇的特大洪水还历历在目,这场洪水对于这个县城来说,70年来前所未有。开发区新村路一居民楼一楼几乎被淹,多名群众被困家中。县检察院立即组织干警前往。在救援队伍中,办公室主任钟志强和同事蹚着齐肩洪水的身影被群众悄悄记录了下来,在网络上传播后,网友纷纷点赞……

那天情况危急,收到救援任务后,钟志强联系了县应急管理局请求支援皮划艇,在皮划艇还未到达时,便先蹚水进小区查看,发现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行动不便,处境危险。他喊来同事一起,用床单包裹老人,将老人举过头顶,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后来,支援皮划艇到了,但只有一艘,为了将位置留给群众,他们又继续蹚在水中。

对于自己的勇敢行为,他也只是谦逊地表示:“作为一名军转干部,检察干警,群众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是我的职责。”

汛情就是责任,行动就是担当。关键时刻的关键行动,就是最好的答卷。

7月11日晚,连续38小时在君山区钱团间堤上参与防汛的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卓承刚下堤休整不到10个小时,又一次接到组织部通知。这已是他第三次上堤参与防汛……

“作为党员干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义不容辞!”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李卓承就立即给出了岳阳检察人的答案。

作为临危受命的巡逻长,他当天迅速收拾好了换洗衣物,便再次投入到这场持久的防汛救灾保卫战中。他知道,由于紧邻华容县,在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后,君山区的防汛形势就变得十分严峻,所以打赢钱团间堤这场“第二道防线”守卫战至关重要!

酷暑高温、吃住艰苦、蚊虫叮咬,一项项挑战摆在参与“守卫战”的志愿者面前,都需要一一去克服。李卓承始终以冲锋姿态面对巡堤查险,他说:“防汛是一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细活儿,哪处堤段有散浸管漏?能否第一时间发现?归根到底考验的还是巡查排险有没有认真仔细。”

为了防止散浸管漏演变为更严重的险情,志愿者需要每间隔1小时对大堤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而在责任堤段上来回走一遍就需要耗费1个多小时。一天下来,双脚在长时间的汗液浸泡下泛白起皮……这种种情况对于久在堤上,几乎未参与轮换的李卓承而言更为严重。可即便如此,他也只是说:“只要不出现任何险情,一切就都值得。”据悉,李卓承负责堤段1.2公里,发现散浸点5处,排除管漏险情4处。

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藏着他们无数次的奔波与努力。

“害怕,但是也要去做!”

烈日高悬,炙烤大地。君山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呙韵和其他三位党员志愿者在顶着烈日徒步2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巡逻值班营地。稍作休整后,两支由党员志愿者与村民组成的巡逻队伍,如双翼齐展,一南一北分别从驻扎点出发。他们的目标坚定而明确——排查并消除任何可能威胁堤坝安全的隐患,确保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安全。

巡逻之路,总是布满“荆棘”与危险。部分堤段,泥土经过湖水的浸泡,变得松软如泥沼,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其中;有的堤段,坡度陡峭,每一步都需稳健有力,以防不慎跌落。此外,堤岸两侧的树木、灌木丛及农作物,不仅增加了巡逻的难度,更隐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蛇虫鼠蚁全上岸了,给我们送了无数个‘红包’。”呙韵边用竹竿拨开草丛边说道,“所以无论晴雨,都必须全副武装,长筒雨靴、竹竿成了不可或缺的‘伙伴’。”

两小时一次的休息,对于巡堤的党员志愿者而言,是难得的奢侈。在洪水浸湿的泥土上,他们铺上一张薄薄的彩条布,以背包为枕,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稍作休息,短暂恢复体力。

夜幕四合,只有大堤上的巡逻点亮着灯火。“一天晚上,在营地正休息,一群羊循着灯光凑了过来,把我们包了个圆,那个场景至今都很难忘。”呙韵一边回忆一边说。后来,还是联系村民把羊收了回去。

而对于第一次上堤参与防汛的华容县检察院青年干警唐炜来说,遇到的小动物就不是那么的“可爱”了。“自从上堤以来,晚上精神最紧绷,最怕遇见的就是蛇。”被问及夜间巡堤害不害怕时,他说:“我是一名青年干警,很多年纪比我大的都上堤了,我不能躲在他们身后。害怕,但是也要去做!

保卫家园的事,从来不需要动员。”

“本轮巡堤结束,未发现险情。”站在华容县插旗镇大湾村段的堤防上,华容县检察院已年满57岁的孙毅正向巡逻长报告巡堤查险情况。没有遮阳物,高温下巡堤是一项充满“烤”验的任务,天气越炎热,越恶劣,查险工作越不能松懈。

7月6日上午8时50分,孙毅带领村巡逻队员在所属大湾连堤脚下发现有4处渗水漫溢现象。他第一时间一边向院部带班领导和当地营部报告,一边争取时间进行重新开沟处置。在大家紧急处置下,险情得以排除。

尽管这次在一线防汛查险的所有人员中,孙毅年龄最大,但他并没有提出要求减少防汛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每天从6点开始巡堤,平常就流汗多的孙毅,衣服更是一直没干过。

“虽然快到要退休的年纪了,但还能发挥余热,本就意义非凡了……”在孙毅看来,能为守护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风雨面前,临湘市检察院退线、退休党员干部陆建林、何路标、陈立新、喻林武等人拉起了防汛长线,以日夜坚守践行党员职责、诠释先锋本色。雨虽停了,高涨的水位线却暂未退去,他们始终站好防汛抗灾每一班岗,抓好巡逻排查小细节、扛实责任担当不懈怠。

“快来!这里有渗水!”一个上午,57岁的张剑带领队员在长江大堤禁脚地面巡查。在日晒下,他们呈“一”字状直线排开,用查险手杆翻动茂盛的草丛,一边与刺眼的阳光作斗争一边仔细巡视每一个角落。负责和专注让他们找出隐藏祸患。为了制止险情扩大,他们搬来沙袋围堵压实渗水点。一米一米巡、一米一米查,保持高度集中,这就是张剑的巡逻方法,简单却要用心才能做好。

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后,紧邻的君山区良心堡镇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大量人手支援。

“我参加过1996年的抗洪,也参与了16年的防汛,有经验,志愿队伍算上我一个!”7月5日晚,君山区检察院接组织部通知,要求抽调10名干警前往良心堡支援防汛工作,发出召集令后,57岁的蔡建华第一时间响应。

“钱团间堤自1996年以来尚未接受过洪水考验,一旦洪水突破,到时的灾难难以想象,所以要坚决守住!”在防汛工作部署会上,蔡建华积极表态发言,根据自己的防汛经验提出建议,“堤上物资匮乏,我们要提前备好物资,所有防汛人员一定要先保障好自己的体力。”

积极报名后,第一批支援名单出来,却没有蔡建华。了解才得知,组织部考虑年龄和体力问题,将志愿者年龄限定在45岁及以下。知道这一消息后,他坐不住了,当即联系政治部,主动申请到同样需要巡堤守堤的建新垸开展防汛工作。

虽然雨情停歇,君山区进入了晴热阶段,但依据多年的防汛经验,他深知在退水的时候也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他一直紧绷防汛的弦,值班时总是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木棍,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险情。

“我1988年进入检察院,现在快退休了,也想尽我所能站好最后一班岗。”防汛大堤上,蔡建华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

7月12日,岳阳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钟沁带队慰问参与防汛的一线干部。当询问到是否开过志愿者动员会时,蔡建华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保卫家园的事,从来不需要动员。”

只要我还有力气,就得拼劲全力守护。”

在汨罗市,7月初的强降雨使湖溪垸、罗江垸、双楚垸三个垸区均达到了1983年以来最高水位,抗洪抢险任务迫在眉睫。

7月2日凌晨0时26分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指令后,汨罗市检察院迅速集结10名干警,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罗江垸抢筑子堤。突击队员中年龄最大的56岁,年龄小的20岁出头。1时许,抗洪抢险突击队全部成员抵达抗洪一线后,就立即投入到了抗洪抢险中。

伴随着暴雨大风,抢险队员分工合作,铲砂卵石装袋,齐心协力垒堤加固,全力抵御这场罕见的洪水。从凌晨1时到早上7时,抢险突击队通宵作战抢筑子堤,汗水和雨水交融,有的队员双手被水浸泡得发白,有的双手满是血泡,但是没人停下休息。直到天明,看到洪峰平稳经过汨罗江段,大家紧张的心才稍稍舒缓。

在临近汨罗市的屈原管理区,熬过了连续的暴雨之后,迎来了高温酷暑。“虽然天气已经放晴了,但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堤坝仍有很大风险,大家一定要仔细巡查……”每到一处防汛点,屈原管理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佘君卫都会认真叮嘱值守人员。

负责巡堤的村民笑着说道:“真看不出来他是来督查的区领导,穿着雨靴,戴着草帽,我们都以为是镇上专门负责巡堤的人。”

相比白天的高温,夜间的督查任务更加艰巨。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依然闷热得像一个蒸笼,光是随便走走,都会热得透不过气,更别说要拿着手电筒和竹棍,深入草丛、泥潭认真寻找可能出现的出水点、漏洞、管涌等隐患了。

“昨晚在巡查时,感觉脖子上有一只虫,顺手拍死了。当时就火辣辣地疼了起来,抹药也不管用,估计是隐翅虫。”佘君卫笑着说道,“这一疼,晚上就不会打瞌睡了。”

平江县城洪水过后,街道、商铺、农田到处遍布淤泥,被洪水冲刷而来的树枝、家具残骸、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平江县检察院组织的城区清淤、清扫工作的60余人中,57岁的司机师傅向世红的背影总让人感动。

他参与了救人、清淤的全过程。那几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每天参与救灾时间短则12小时,长则16小时。白天烈日当头,淤泥、垃圾层层叠叠地堆积,散发着阵阵恶臭,向世红穿着厚厚的雨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有次,清淤工作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租用的铲车爆胎了3次。铲车司机说,“机器都快搞坏了!”他打趣地说,“看来,人还是比机器厉害些呀!”

别人劝他多休息会儿,但他总说:“这是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只要我还有力气,就得拼劲全力守护。”说罢,转身便又投入到清淤工作中。看着他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浆里,奋力用铁锹一锹一锹清理着淤泥……

生活中从来没有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一个个在风雨中坚守的身影,是检察人的责任担当;一个个温暖瞬间的背后,是检察人的为民情怀。在这场与洪水的激烈交锋中,岳阳检察干警都用坚定的行动和无私的奉献,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或许满身泥泞,或许嗓音沙哑,或许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检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审:许新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