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普法廉政官网!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当前位置:首页>>地域信息>>株洲市

为打造三个高地提供高质量司法保障株洲中院在全省法院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4-09-05 09:33:11 人气:17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刘惠明 | 作者:周子熙 谭晶         

湖南法治报讯(全媒体记者:伏志勇  通讯员:周子熙 谭晶)8月29日,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视频会议在省高院召开。会上,株洲中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蒋智勇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三个高地提供高质量司法保障》为题,就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该院深入践行“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坚持前端抓司法理念、中端抓机制创新、后端抓精准服务,努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中院牵头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排名全省第一,“执行合同”排名第二,“办理破产”排名第四。

树立三大理念,用力用心铺设助企快车道全面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立案环节实行专窗通办,并在智慧法院系统标识案件“涉营商环境”。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审结涉黑涉恶案22件,建立涉企保全协商制度,注重企业申辩意见,寻求矛盾各方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审慎适用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措施,采取“活封”“活扣”的方式占比超90%
        创新三大机制,用智用功筑牢稳企“防火墙”,引入行业自治机制。与市司法局、市工商联联合在人员复杂、矛盾多发的服装市场、工业园区等区域设立“综合治理工作站”80个,邀请江西、福建等商会调解组织入驻,充分运用行业自治,调解市场群各类民商事纠纷3632件。同时建立“商会调解+法院确认”机制,通过及时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建立预重整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相衔接”困境公司解救机制。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妥善审理破产案件117件,审结69件,其中华晨房地产破产重整案打造了破产重整“湖南样本”,168亿余资产被盘活,179亿余债权得到保障,困扰1.7万余户家庭的住房有了希望。该案入选2023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被写进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深化“执行转破产”衔接机制,在全省率先发布《关于破产案件个人管理人名册管理办法(试行)》,深化个人管理人制度改革,规范无产可破的执转破案件中个人管理人的履职,并协调市财政局建立专项援助资金,降低执转破门槛,助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聚焦三大行动,用诚用情搭建惠企“连心桥”,开展“司法服务惠千企”行动,去年以来,开展“送法进企”“法企面对面”等活动160余场次,为企业缓减免诉讼费465.1万余元。今年6月,建立重点企业法官驻点制度,常态化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定期座谈。探索开辟“共享法庭”,以“一根网线、一块显示屏”把调解指导、线上诉讼、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送到企业门口。2024年预计完成30个“共享法庭”建设。开展“产权激活创新”行动,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精准护航中国中车、331、北汽等企业,维护炎陵黄桃、醴陵陶瓷、白关丝瓜等地理标志的品牌和经济价值,将株洲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选地”。2023年以来,审结涉产权纠纷案件593件。开展“执行护企”行动。去年以来,执结涉企业执行案件12911件,执行到位金额21.64亿元;累计限制高消费22257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836人次。今年6月,创新建立失信黑名单预警机制,对企业拟采取信用惩戒措施的,要求执行部门至少提前3天通知被执行人,给予其筹资偿债、达成和解的“信用宽限期”,防止因履行疏忽影响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健全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和守信激励机制,让“诚信而不幸”的经营者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