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杨市镇板桥社区:“三长”进屋场 服务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4-11-29 11:27:34 人气:22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彩英 | 作者:彭诗媛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彭诗媛)近年来,为解决村级以下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上传下达不够畅通等问题,切实加强基层治理,涟源市杨市镇板桥社区首创“屋场会”群众工作方法,以“群众说事、屋场共治”为特点,把会议开到屋场一线,通过拉家常、听诉求、聊发展的方式,向群众收集民意、宣讲政策、调处矛盾。今年,在全省大力推进“三长制”工作以来,社区更是将农村屋场作为基本单元,探索推行“屋场+三长(片长、组长、邻长)”工作模式,切实加强贯通联动,提升服务群众质量,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为“最畅一步路”。
“三长”体系建设到屋场
建强架构。社区围绕“选准人、选好人”,采取“个人自荐、屋场选举、组织考察”的方式,在全社区526户1728人选出政治素养强、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强的“三强”片长4人,为民办事有热心、处理问题有公心、待人处事有真心的“三心”组长10人,思想觉悟高、群众威望高、服务热情高的“三高”邻长18人。通过制度上墙、聘书发放、持证上岗,做到身份明、责任清。筑牢阵地。以“三长制+屋场会”为抓手,通过提升“硬件”,完善“软件”,推行有阵地、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有成效的标准化建设,建成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百姓大舞台等,让“三长”在“家门口”就有地方说事议事解事。联好群众。将全社区共划分4个“片”,10个“组”,18个“邻”,并一一为“三长”颁发工作证,做到领证上岗,并在村务公开栏及时更新三长联户信息、联系方式,为群众设置联系人明白卡,做到联系人情况一卡知晓,并逐门逐户发放到位。片、组、邻三级分别组建工作微信群,实现随时随地同群众交流。
“三长”管理落实到屋场
调优配强。坚持片长“带好头”、组长“穿好线”、邻长“联好户”,群众“一起干”的原则,全面推行责任清单制,即片长职责清单、组长职责清单、邻长职责清单,督促片长管理协调本片的组长、邻长,起到活动组织、任务派发、工作保障、收集反馈的作用。年底对“三长”开展1次履职评议,坚持将联系群众满意度摆在首位、辨识度放在要位,及时调整不合格、不胜任“三长”,确保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培优训强。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微党课、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志愿服务等形式为“三长”充电赋能。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三长”分享工作开展经验,以身边事例推动互鉴提升。管优励强。实行“三长”积分制管理,在原有公益银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以奖励促动力的奖惩机制,采取月公布、季评比、年表彰的方式,年底对积分进行集中兑换,有效激发三长队伍服务热情。2024年以来,22名“领头杨”使用积分兑换物品56件。
“三长”服务深入到屋场
扑下身子干实事。通过屋场话、上门看、微信联等全覆盖走访方式,共主持召开“屋场会”140余场次,邻长与联系户每月走访联系不少于1次,通过“屋场会”宣讲乡村振兴、宅基地建房、反诈打跨等政策法规60余场,收集汇总意见建议近80余条,切实做到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就业状况和住房安全、子女就学、农业生产、医保社保等情况“七个清楚”, 取得了听民声、聚民智、排民忧、解民难的良好效果,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总结经验出实招。通过积极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屋场设立“三长”理事会,吸纳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成立老年人协会、家庭矛盾处理协会等各类协会意见,梳理形成民情台账,进行全方位研判,研究办结意见,逐级解决交办,截至目前,板桥共摸排上报线索150余条、处理矛盾50余起、解决难事200余件,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力求小事不出屋场、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心系群众谋实效。坚持上级有要求必联、家庭有困难必联、身体有状况必联、生产有需求必联、家中有大事必联等“五个必联”,“两委”干部带领组长、邻长在屋场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志愿服务员、矛盾协调员等“六员”,实现“三长”与群众零时差沟通、零距离服务,目前已开展志愿活动上百余场,有效推动屋场成为服务现场、发展主场。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