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部门的紧急救援 社区矫正对象突然失联 司法所联动各部门寻人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7:57 人气:11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2月14日,早春的长沙城寒风凛冽、细雨如丝,湿冷的空气似乎能穿透骨髓。然而,在长沙市三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温暖的氛围与室外的阴冷形成鲜明对比。社区矫正对象祁菊(化名)躺在病床上,尽管依旧憔悴,眼中却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满心的感激。她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握住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手,声音哽咽:“要不是你们,我早就没命了。”
谁能想到,这句话背后,竟是一场由一条社区矫正对象未打卡消息引发的跨部门联动的生命救援。
失联的社区矫正对象
2月7日上午11时,长沙雨花区司法局侯家塘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郭艳像往常一样,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化核查打卡记录,发现61岁的祁菊未按时刷脸打卡。
祁菊平日独居,2024年11月被江苏邳州市人民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正处于社区矫正期。她离异多年,独子在外地定居,母子关系疏离,平时联系甚少。
郭艳发现祁菊未按时打卡,立即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她。但发送的消息石沉大海,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她联系了祁菊的矫正小组成员,都表示无法联系上她。中午,郭艳与同事李竞到祁菊家上门核查,长时间敲门无人应答,经向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汇报,他们请求侯家塘派出所协查。
经摸排,民警黄军陪发现祁菊最后一次记录的出现是在2月6日晚,回家后便再无踪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祁菊的失联让工作人员深深担忧。他们深知,祁菊年过六旬,独居且身体状况不明,万一发生意外,不仅是社区矫正工作职责的失守,更是关乎一条生命。
是突发疾病,还是其他意外?此刻,找到祁菊,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责任。
下午4时,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派出所民警共同赶到祁菊住处,敲门无人应答,阳台门紧闭,客厅窗户仅开了一条小缝,无法看清屋内情况。
工作人员联系了紧急联络人和房东,试图找到备用钥匙,但均未成功。
争分夺秒的救援
与此同时,祁菊的儿子在工作人员多次电话联系后终于有了回复。他在衡阳,距离母亲住处有300公里,一时无法赶回。他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祁菊平时晚上睡觉会在卧室内烧炭取暖,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这一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工作人员提议由祁菊儿子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当地社区联系开锁公司开门查看情况,但遭拒绝。后工作人员要求祁菊儿子立即联系居住距离较近的亲戚一同前往查看情况。
晚上7时,祁菊的亲戚赶到现场,开锁公司在其亲戚和司法所、派出所、当地社区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破门而入。房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浓烈的酒味和炭火味扑面而来。祁菊躺在床上,呼吸微弱,床边和身上满是呕吐物。房间内门窗紧闭,床边的一盆炭火已燃尽。
工作人员大声呼喊祁菊名字,只见她手指微微颤动,身体无法动弹,意识模糊。掀开被褥,祁菊大小便失禁。他们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她就近送往长沙市三医院抢救。
经诊断,祁菊为一氧化碳中毒。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她经抢救暂无生命危险。
暖心帮扶彰显法治温度
2月13日,雨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秦高辉带队,前往医院探望祁菊。鼓励她安心养病早日康复出院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不仅要提升生活安全意识,要多与亲属保持日常联系。
“鉴于祁菊出院后仍将独自生活,我们后续将联合社区,全力与她的儿子及其他亲属沟通协调,致力于帮他们修复亲情纽带,共同探寻解决其独居生活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案。”秦高辉告诉记者。
省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杨登对雨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局的行动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深刻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珍惜,也是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石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这在雨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并非个例。2024年11月,社区矫正对象史某的女儿突发脑出血,术后陷入植物人状态,家庭在变卖资产后仍无力承担巨额救治费用。该局迅速发起“拯救23岁花季女孩史某”公益活动,筹集资金7万余元,极大缓解了史某的燃眉之急;2025年春节期间,该局筹措3万元帮扶资金,为60个特困社区矫正对象家庭送去了新春的温暖与关怀。
雨花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塑自我,降低再次犯罪风险,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筑牢了根基。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