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普法廉政官网!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提升体系练兵效能,看看这两个单位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5-10-12 10:17:46 人气:6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原标题:提升体系练兵效能,看看这两个单位如何做

  海军航空兵某部着力提升体系练兵效能——

  一套规范解决协同问题

  ■傅 琳 解放军报记者 李由之

  海军航空兵某部战机出动。罗陈建摄  海军航空兵某部战机出动。罗陈建摄

  仲秋时节,南海之滨,某岸基指挥所内,一个电子沙盘清晰呈现出空中、海面兵力情况。沙盘前,海军航空兵某部参谋人员与友邻舰艇部队参训官兵共同商议演训计划。借助前期共同制作的跨兵种术语对照表,双方交流顺畅、沟通无阻,高效制订出一整套作战方案。

  “如今,驾驶战机为舰艇提供态势支撑和指挥引导,已成为我们的训练日常。此前,我们和舰艇部队协同配合时,也遭遇到一些难题,经过持续探索,双方才有了现在的默契。”参训的一名飞行员感慨地说。

  这名飞行员告诉记者,第一次保障舰艇训练时,面对兄弟单位传来的任务方案,他感到有些无从下手——方案里基本上全是舰艇专业术语,对战机保障的要求仅有计划空域和预期效果等大致内容,缺少具体实施流程、指挥隶属关系等关键要素。

  后来,双方共同对训练方案内容进行了完善,但不同兵种之间的认知差异,导致训练中频繁出现沟通不畅、响应滞后等情况。

  那次训练结束后,该部与友邻舰艇部队一起展开复盘总结,将所有“认知差”摊开来讲得明明白白:“态势共享不是简单传输数据,而是要传递经过分析处理的融合信息”“空中平台的响应速度应按秒计算”“水面舰艇要兼顾水文气象变化”……经过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双方找到了破解问题的方法:制作一份跨兵种术语对照表和一套特情协同处置流程。

  “体系练兵必须从‘物理叠加’转向‘有机融合’。”该部领导介绍,为进一步打破认知壁垒,他们还与舰艇部队互派骨干前往对方单位学习深造。

  第一次登上舰艇,该部训练参谋杨琪对舰艇部队的运转模式、指挥流程和术语体系有了直观的感受:“舰艇部队和我们的组训模式有所不同,近距离观摩他们的训练,让我对舰艇部队有了更多了解。”与此同时,舰艇部队骨干也分批走进该部,亲身体验空情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发。

  随着跨兵种术语对照表和特情协同处置流程在训练中逐渐发挥作用,两支部队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融合。基于联合作战需求,双方对通信规则、指挥流程、行动衔接协同等诸多事项进行逐一细化,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协同任务规范。

  “如今,这一规范已经历多次迭代升级。”该部一名飞行员告诉记者,在这一规范的指引下,两支部队配合越来越默契,双方的体系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空军某基地以兵棋推演增强指挥员本领——

  一张棋盘成就指挥之道

  ■李扬扬 周叶青

  近日,空军某基地作战研究室内,一场小体系合同战术模拟训练拉开战幕——兵棋盘上,一枚枚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棋子,随着红蓝双方的精密计算展开对抗博弈。

  “所有棋子的名称、颜色、类别和赋值等都有统一的规范。每种样式的棋子,代表不同兵种部队的作战单元。”该基地参谋王凯强告诉笔者。

  该基地领导介绍,为锤炼各级指挥员指挥筹划本领,今年初,他们着眼优化兵棋推演方式成立攻关小组,力争在一张棋盘上准确模拟各兵种要素战场态势,从而验证作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攻关小组成员、该基地参谋李军介绍,他第一次参加多兵种兵棋推演的组织工作时,面对的情况令人尴尬——不同兵种的兵棋棋盘和规则不统一,影响了推演质效。

  “只有建立统一的‘度量衡’,才能实现多兵种要素在一张棋盘上推演。”攻关小组根据以往演训积累的数据信息,决定以航空兵棋盘为标尺进行等比例换算,对各兵种棋子的行动能力进行统一规范。

  然而,小组成员经过实际推演发现,棋盘虽然统一了,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比如,当战机快速移动时,地面部队在棋盘上的移动距离难以准确测量,影响推演精确性。

  “现有棋盘是依据航空兵行动规则设计的,更偏重航空要素的体现。地面部队需要的,是一张可以详细体现等高线、地形地貌、河流桥梁等地面要素的沙盘式棋盘。”复盘总结时,小组负责人赵向清指出问题所在。

  经过反复研讨,攻关小组结合前期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出“大图套小图”的推演模式:在初始棋盘的基础上再叠加设计一层高精度棋盘,让航空兵棋子在“大图”上行动,地导和雷达等地面兵种棋子在“小图”上行动,这样一来,既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战场态势,也有利于高效协调各兵种行动。

  “一张棋盘上完成作战指挥筹划,有助于夯实合成训练基础。”该基地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探索完善兵棋推演模式,最大限度挖掘这种训练手段的潜力和价值,让指挥员通过棋盘感知战场上的更多可能性,更好地探寻合成之道。

  观训快评

  打造体系协同的“通用代码”

  ■杨 悦

  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系作战必须建立在精确协同的基础上。随着部队军兵种分工日益精细,武器装备技术含量日趋提升,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同军兵种间的“沟通障碍”也愈发凸显。

  地面分队用“分钟”衡量作战时间,空中战机却以“秒”计算响应窗口;步兵使用地图的比例尺与远程火力单元使用地图的比例尺大不相同,二者却需实现“空间对齐”……一个个贴近实战的案例提醒我们,不同军兵种想要交流无碍、思维同频,必须打造一套体系协同的“通用代码”。

  规范术语、数据互通、统一标准……近年来,随着联合训练日益深入,各部队不断树牢标准化建设理念,着力在演训场上重塑体系作战的“底层逻辑”,不断推动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

  打赢未来战争、制胜未来战场,消除“沟通障碍”只是第一步。各级应深入思考话语体系背后的战术逻辑,让不同作战力量真正实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进一步淬炼作战链条的强度与韧性。唯有在作战思维、作战理念上实现深度融合,才能让不同军兵种部队在训练中步调一致、配合默契,在战场上精准协同、联合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