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普法廉政官网!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
当前位置:首页>>地域信息>>衡阳市

让法治阳光温暖特殊群体

发布时间:2022-12-31 10:44:39 人气:32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汝福 | 作者:周容芳

2021年以来,衡阳市司法局联合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推出“雏雁春风”行动,搭建服刑、强戒、在矫、安帮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以下简称服刑人员子女)帮扶解困“彩虹桥”,做到帮扶一个人、温暖一家人、影响一片人,让社区矫正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构建创新体系

激活新载体。积极取得衡阳市慈善总会支持,成立衡阳市慈善总会司法行政系统分会,为依法依规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载体。

探索新模式。第一次将强戒、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全部涵盖进来,拓宽了传统帮扶范围;第一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项目执行团队负责运作,充实了专业力量;第一次将司法行政干警、行业从业人员的危、难、险、急事项列入了慈善分会救助目录,激活了帮扶动力。

建立新机制。明确了对服刑人员子女的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及就学协助机制,建立了政府公信部门对项目效果、经费进行监督检查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承接主体开展服务情况进行评估的机制,推动服刑人员子女关爱保护机制和模式持续完善。

统筹多方资源

部门联动。活动聚集了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雁南监狱、雁北监狱、湘南监狱、衡州监狱、市强戒所等9个部门,联合了法律援助、爱心助学公益组织等开展精准帮扶。

社会协同。积极鼓励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帮助服刑人员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参与联合帮扶、法律宣讲、服务减免等民生活动。

基层支撑。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深入走访服刑人员子女所在学校、村居、社区,打通帮扶工作“最后一百米”。

实施精准关爱

精准化关爱。去年,通过单位、社会组织捐款等活动形式,募集资金共计63万元,根据帮扶对象情况的不同,按照2000元至5000元的标准,累计帮扶162户,让197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学业得到保障;今年,上述指标更进一步。

补缺型关爱。引进衡阳市甘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帮扶,做到全年入户不低于2次,一人一档,一户一策,缓解服刑家庭未成年子女内心的压力,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沉浸式关爱。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开展“一封家书”、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情暖高墙”云亲子见面会等活动,让服刑人员感受家庭温暖,增强家庭责任感,帮助其子女强化法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审:李林俊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