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基层治理: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善治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10-16 11:38:34 人气:18
在林州的城乡之间,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从太行深处的乡村院落到城区的社区街巷,红色力量始终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它是石板岩镇乡村善治的“金钥匙”,是振林街道守护民生的“主心骨”,更是人才夜市聚才赋能的“强引擎”。如今的林州,正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高效能治理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书写着民生改善、平安守护、发展赋能的鲜活答卷。
人才夜市:烟火里的“引才密码”,激活发展新引擎
8月1日晚6时,“才聚林州夜遇未来”人才夜市暨技能展演活动启幕,让“烟火气”与“发展力”双向奔赴,为林州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家乡不仅有熟悉的烟火,更给年轻人留了逐梦的舞台!”求职者常好的感慨,道出众多返乡人才的心声。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曹雨露更是直言,这场夜市招聘会“为未来点亮了方向”——从岗位薪资到发展前景,企业的诚意与政策的温度,让求职之路不再迷茫。
这场“夜间盛会”的巧思,藏在“三位一体”的布局里。招聘洽谈区里,企业与人才坦诚对话,精准匹配需求;政策宣传区中,引才补贴、创业扶持等“干货”一一拆解,让人才政策不再是“纸上条文”;技能展演区上,茶艺师的优雅、养老护理的专业、直播带货的活力,既展现林州产业多元魅力,也为技能人才搭起“亮绝活”的舞台。
“云端+线下”的融合,更让这场人才盛宴突破空间边界。18个直播带岗通道同步开启,15.86万人次在线“围观”,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与企业“屏对屏”沟通。林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王艳丽揭秘“引才密码”:从“青鸟云站”云端服务,到“人才驿站”实地保障,从“人才夜校”赋能成长,到人才驿站的“家”感营造,林州以政策组合拳,打造“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好”的人才生态。
石板岩镇:党建试点破题,解锁乡村善治密码
太行深处的石板岩镇,正以党建为钥,解锁乡村治理的“新解法”。在这里,“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红色架构,让基层治理既有“主心骨”,又有“毛细血管”,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高家台村的基层治理实践,是这场“破题试验”的生动样本。“全域覆盖、多网合一”原则下,全村划为1个综合网格,构建起三级组织架构,36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让“网格吹哨、党员报到”机制落地生根。今年以来,20余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50余处卫生死角的清理,让乡村颜值“焕新”;主动解决村民社保认证难、民宿停车矛盾、居家维修需求,让“民生温度”触手可及。党支部书记张海根的愿景,正是石板岩镇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基层治理的决心——让党建引领成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石板岩村网格员石广义的“三重身份”,诠释着基层治理的“精细密码”:既是政策宣传员,让社保政策“进门入户”;也是矛盾调解员,化解邻里“小摩擦”于无形;更是群众服务员,为老人上门认证、为村民解决难题。村民桑强、杨海生点赞网格员,折射出治理效能的“民生回响”——当党员主动下沉网格,把“民生小事”当成“心头大事”,乡村治理就有了最坚实的“民意基石”。
从试点探索到全域推广,石板岩镇以党建为魂,蹚出一条“协同高效、群众参与”的治理路径。人居环境的改善、民生难题的破解、治理模式的创新,让“试点经验”逐渐成为“示范样本”。正如镇里规划的方向:持续创新治理模式,让党建引领辐射更多乡村,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索“林州方案”,这份担当,正是基层党建赋能发展的生动体现。
振林街道:网格织就“民生网”,守护万家烟火情
在振林街道的寻常巷陌,一张张“网格”正编织成守护民生的安全网。网格员们奔走的身影,让“网”系万家灯火,“格”守岁月平安,把党建引领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居民身边。
山水甲秀社区的“网格+医疗”模式,为老年群体送去“健康福音”。网格员联合家庭医生,为半失能老人开展“上门随访”,测量血压、跟踪健康状况、指导用药规范,让“看病难”不再成为老年群体的困扰。“常来走走!”老人的嘱托,医护人员“常态化上门”的承诺,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民生底色”——把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让党建引领的健康服务“有温度、有质感”。
在林虑社区向阳嘉苑,网格员董小敏巡查发现渗水隐患,网格长杨雅丽迅速联动检测、协商方案,水厂与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先急后缓”施工、错峰推进、应急保障……一周时间,老旧管道“焕新”,居民用水无忧。这场“网格接力”,让“事在网格办”不再是口号,而是“发现-响应-解决”的完整闭环,为社区治理写下“高效答卷”。
从人才夜市的“聚才赋能”,到石板岩镇的“试点破题”,再到振林街道的“网格织网”,林州基层治理的实践,始终锚定“党建引领、民生为本”的航向。
林州的基层治理在创新中不断深化、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让“高效能治理”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民生幸福”成为林州最鲜明的城市标识。(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郭荣)
(责编:黄莎、徐驰)